· 国内近期中标项目 ·
01【上海-浦东新区】
项目名称: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集辰中心二期平台项目
设计单位:株式会社日建设计、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设计研究院
项目团队:刘存泉,砂田哲正,赵靓,陆冠宇,李野,森井直树,胡晓南,范志强
©Nikken, AISA, STEDI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园核心区,连接金桥城市副中心和张江城市副中心,地处上海中环城市发展带的重要位置。项目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由6栋研发办公楼组成。
本项目以TOD“生态绿谷、科创云谷”为设计理念,打造绿色、复合、人文、便捷的高品质研发办公园区。通过东西向跨地块的TOD立体绿色生态轴线,构筑核心区的公共空间主动脉。采用散落晶格的建筑语言,引入如同水晶飘带的风雨连廊立体贯穿其中,提供 24小时全气候的无雨步行空间。独特的切面玻璃晶体造型,也呼应了集电港核心区引领科技未来的理念,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集电港门户到达空间形象。
项目重视与周边城市的联系,6栋建筑的布局高低错落,并通过中低的云台错动,打破封闭呆板的建筑体块,在云台上引入绿色生态空间,创造一个富有变化、尺度宜人的产业办公园区。同时结合“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在大楼不同层级打造户外空间,为使用者提供更多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高品质户外公共空间。
详情链接:
02【重庆-璧山】
项目名称:重庆市璧山区一馆四中心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褚冬竹
©CQADI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璧山区枫香湖畔,东南侧为雪松路与至善路交口,西北侧毗邻枫香湖儿童公园,总占地面积约67.7亩,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
设计以“织径·造园”为切入点,充分尊重场地特征与城市脉络,最大程度保留原场地内深受市民喜爱的活动空间(如儿童沙坑),两条纵横贯穿的主要路径及系列支脉编织起新建建筑与开放园景的交融网络。多条山径随建筑起伏穿梭其间,以“径”连“园”,串联起不同标高构成的开敞空间与景观节点,形成游览线路的循环交错。
应对南北两侧城市街道界面与自然滨湖界面不同性质,借东西向穿越的24小时开放游园路径,自然分离出直线与曲线两种空间语言:面对南向城市街道环境,博物馆、考古展示中心以连续的折线形式构成几何理性的城市立面;面对北向自然滨湖环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职工服务中心则以一道整体舒展的弧形体量徐徐展开,将湖景山色、戏沙游乐进行围合与呼应。
详情链接:
03【江苏-无锡】
项目名称:天助畅运(无锡)华东生产运营基地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启迪设计集团
主创建筑师:李少锋
方案设计团队:方彪,张慧洁,陈树楠,王偲会
©Tus-Design Group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无锡新吴区,项目建设主要用作企业的技术应用实验研发用房及生产车间、仓储等。
设计关注总体布局,摒弃传统的厂房模式。着力提炼企业文化“善”的内核,以区域优势为基础,打造一个功能复合多元、环境优美、人文与现代的、充满活力的“至善产研综合体”。
遵循“以人为本、活力生态”的原则,利用流畅的弧线、层叠的退台,打造大量的空中庭院,在建筑的内部核心区形成空间丰富的中央花园。人文和活力为企业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正呼应医疗科学企业“善”的友好内核。
设计师在多层厂房区的屋顶,设置球场、跑道、瑜伽、迷你高尔夫等休闲运动场地,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及其对生命、健康的态度。在研发配套区的顶层打造一个花园式就餐空间,营造出安静优美的就餐和接待环境。其分散式布局、移步异景的江南园林气质,呼应了企业在江南地区的在地文化。
详情链接:
04【湖南-张家界】
项目名称:张家界旅游学校原址扩建项目(二期)
设计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SINOMACHINT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永安路以南,溪西路以西,二期建设工程净用地面积约12762.67㎡,规划总建筑面积8652.4㎡,本期工程设计一栋5层的女生公寓楼,公寓宿舍呈“U”字形布置在基地南侧,公寓北侧设置有3个篮球场和2个羽毛球场。
规划深入挖掘学校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理念,并将其融入校园的物质空间环境中,通过对建筑造型、入口广场景观绿化、雕塑小品、灯光音响等综合考虑和设计,全方位、立体化塑造校园的艺术和文化气质,打造一个人文特色鲜明的校园。
公寓建筑单体风格与一期项目相匹配,以哈佛红为主色调,白色涂料与红砖的结合,干净利落,在彰显学校文化底蕴的同时,不失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立面以方格窗为主要立面元素,并结合柱廊塑造古典而又具现代感的建筑形象。空间采用严谨有序的布局方式,女生宿舍围合式布置,与运动场地呈对角线,既联系方便,又具有独立性与隐私性,动静分区明确。
详情链接:
05【浙江-湖州】
项目名称:湖州“奥青汇”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项目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瓦建设有限公司、华体博联(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CSCEC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总用地面积约25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奥青中心、网球中心、数字体育未来中心三座单体建筑,项目室内运营业态规划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秀场、体育健康研究中心、高级别网球赛事主副球场、数字体验中心,并将在室外设置大量网球场地,满足赛事及日常全民健身需求。
项目将以青少年为核心客群,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地区,最终覆盖整个长三角区域。项目内集成丰富的业态资源,将推动与发展当地的“体育+”产业,通过相关赛事的引入,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并在产业侧与城市侧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收益。
详情链接:
· 国外近期中标项目 ·
01【瑞士-巴塞尔】
项目名称:BIS总部
设计单位:ELEMENTAL, Nissen Wentzlaff
©ELEMENTAL, Nissen Wentzlaff
项目概况:
项目旨在更换毗邻BIS主塔楼的老化建筑,并开发一个现代化的设施,以适应该企业不断扩大的活动和规模增长,为员工和访客创造一个类似校园的工作环境。
项目响应两种环境:现有塔楼和周围的塔楼。在基座层采用与现有建筑几何形状融为一体的有机形状。上部塔楼遵循笛卡尔几何形状,并进行旋转,以便与现有塔建立对话。此外,项目将办公建筑范式进行转变,典型的中央核心分散到一个更加多孔的周边,使中心具有透明度和可见性,增强了与他人会面的体验,同时保障景观、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电梯和楼梯是半透明的,中庭和宽敞的开放式楼梯创造了相互连接的多层社区。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整体角度制定的,以减少碳足迹,提升社会福祉和耐用性。根据分组楼层的概念,每三层由混凝土制成,允许在塔中广泛使用结构木材,从而将嵌入的能量降至最低。低技术气候化提供舒适性,同时降低能耗。员工从每个工作场所都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内到达户外露台,享有美景并可通往户外。
详情链接:
https://www.archdaily.com/993864/elemental-and-nissen-wentzlaff-selected-to-develop-the-bis-headquarters-in-basel-switzerland
02【丹麦-哥本哈根】
项目名称:哥本哈根气候友好型地铁站
设计单位:JAJA Architects
©JAJA Architects
项目概况:
项目着眼于材料优化和可持续的设计解决方案,以及乘客到达目的地的行为特征。方案围绕三个核心要素:材料、交通枢纽和气候运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还寻求为乘客创造一个愉快且易于导航的空间。
项目保留了材料简洁的特点,以避免添加不必要的层,重复使用可用元素并采用生物材料。目前,车站壁是用标准模具铸造的,有覆层系统,但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需要更换。该提案建议用具有三维纹理的木制模具模塑车站墙壁。模具可以作为轻型墙壁的覆层重复使用,而标牌和其他装置可以明显地安装在木制和混凝土表面上。
此外,地铁站被理解为更大的移动战略的一部分,建筑师认为这些可持续的交通枢纽非常适合创造活跃的城市生活。设计重新诠释了历史悠久的哥本哈根电话亭,并在地铁站竖井中创建了凉亭和侧室。M-Pavilions促进服务和公共功能,如安全的自行车停车场、包裹中心、共享自行车、踏板车服务、咖啡店等。通过整合这些功能缓解第一英里、最后一英里的问题。
详情链接:
https://www.archdaily.com/993866/jaja-architects-win-competition-to-design-climate-friendly-copenhagen-metro-stations
03【西班牙-马德里】
项目名称:查马丁克拉拉坎波阿莫尔车站及其城市一体化设计
设计单位:Unstudio, b720 Arquitectura
©Unstudio, b720 Arquitectura
项目概况:
项目将扩建230万平方米,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以及西班牙首都的国际标杆。
项目核心为具有可施工性、可行性和效率,其次是功能性:铁路、商业、可达性、融入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和包容性。新的车站将是一个“开放的窗口”,对旅行者和市民开放,也是综合体两侧新公园的多孔延伸。该项目被称为“开放生态系统”,由1975年历史悠久的砖砌拱顶遮蔽的阶梯式城市露台和幕墙的可渗透表皮定义。屋顶修复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作为一个识别元素,使车站成为城市北侧的标志性地标。办公室和灵活的行政空间将位于三座塔楼中,独立管理历史元素。
两个多用途和灵活的终端将定义铁路功能,为铁路综合体未来的扩展开辟可能性。中央大厅将促进独立于短途路线的长途服务的直接路线,使高铁和乘客大厅的容量增加一倍。此外,一条轨道将连接到巴拉哈斯国际机场,一系列城市平台将在不同的交通系统中转移,如出租车和地铁。
详情链接:
https://www.archdaily.com/993863/unstudio-and-b720-arquitectura-win-competition-to-design-and-remodel-the-madrid-chamartin-station-in-spain
04【丹麦-奥胡斯】
项目名称:丹麦奥胡斯体育场
设计单位:Zaha Hadid Architects, Sweco, Tredje Natur
©Zaha Hadid Architects, Sweco, Tredje Natur
项目概况:
项目占地69912平方米,被称为“森林竞技场”,将嵌入该市的马塞利斯堡森林中,全年提供公共和售票空间,同时展示周围景观的一瞥。
新建筑的设计通过重复使用现有体育场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增强体验和历史价值。该竞技场将包括新的公共区域,供当地社区和公园游客用于各种公民、娱乐和文化用途。由 47 米高的木肋和新的透明屋顶制成的开放式柱廊定义了 360 度遮蔽的公共流通空间,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联合举办售票和开放活动的潜力。支撑架设计为尽可能靠近单层座位碗中的比赛场地。与旧体育场相反,球迷将靠近比赛场地,为比赛中的每个人创造身临其境的邂逅。
为了降低对环境影响,同时增加强度和坚固性,新的奥胡斯体育场使用三种主要材料:混凝土,回收骨料用于柱子;当地采购、升级回收的桁架钢材;来自当地认证的可持续木材,用于外墙覆层。除了对新体育场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外,重新利用旧体育场的组件将有助于项目的本地锚定。
详情链接:
https://www.archdaily.com/993788/zaha-hadid-architects-sweco-and-tredje-natur-selected-to-design-the-new-aarhus-stadium-in-denmark
05【美国-达拉斯】
项目名称:卡利塔·汉弗莱斯剧院总体规划
设计单位:Diller Scofidio+ Renfro
©Diller Scofidio+ Renfro
项目概况:
项目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鲜为人知的建筑之一为中心。多年来,忽视和增建已经损害了建筑物的完整性。该项目旨在通过应用多方面的方法将中世纪剧院恢复到原始状态。
方案将公共绿地重新想象为一个开放和民主的城市公园,通过桥梁、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与城市紧密相连。优先考虑剧院作为景观的核心。为了与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保持一致,设计将建筑物与其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剧院最初坐落在俯瞰龟溪的石灰岩悬崖上。然而,这种设置已经被大型停车场和道路所分割。虽然作为1968年扩建的一部分,拆除的悬崖是不可恢复的,但轻微重塑的景观将与该遗址的原始地形相呼应。
该项目还需要回应当代观众和艺术家的需求。升级的灯光、舞台基础设施和其他后台功能将提高灵活性,并允许更广泛的表演。校园大厅将获得一个中央信息点和历史中心,以定位和吸引访客。干预措施旨在将被忽视的建筑变成一个活跃的剧院,举办各种作品,同时尊重赖特设计的风貌与完整性。
详情链接:
https://www.archdaily.com/993751/diller-scofidio-plus-renfro-unveiled-plans-to-restore-frank-lloyd-wrights-kalita-humphreys-theater-in-dallas
文章来源:CA当代建筑
Copyright @ 2020 江苏城乡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苏ICP备2020059968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