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乡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

连廊设计,自成一道风景!
2022-06-16 09:11:02

廊道作为连通景观与景观的公共空间


其自身也可作为一种通道景观

结合其自身的线性特征

给大家一种纵深的景观体验

关于廊道设计有哪些创意设计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吧


金地融信万悦城 / 观己景观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455.png


长长的连廊

以「光」为媒介 步入画境;

光影共舞之间  一场唯美的秀场拉开序章

 

QQ截图20220616091544.jpg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506.png
QQ截图20220616091638.jpg


光  在长框里飘落

落在界定的画幅里  与影子翩翩起舞


QQ截图20220616091745.jpg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548.png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556.png

 

在这简洁的建筑体块中

光影流溢  沉浸

展现  丰富的层序美

营造  清通灵透之象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00.png


沿长廊漫行

赴一场光之盛宴

在斑驳色域中

与自然同浴  共栖


告别喧嚣的都市热闹

感受此处的静谧与优雅

时间与人的步伐变得缓和

在光影沐浴中探向精神丰富的深处

那便是生活的归处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04.png


步履笃定  光影与自我的隐秘对话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08.png 

留驻  自然光随时序变化

在空间中形成舒缓音符  娓娓叙事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12.png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16.png


华灯初上 光影明透

以最纯粹的形式设计灯光

赋予场所生命与力量

为到访者传递柔和温暖的感知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19.png


暖晖间 光幕映水直成画卷

光的余韵依然在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24.png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31.png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27.png


精致优雅充溢在每一个细节里

无处不透露出工整、秩序、恢宏与细腻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35.pngQQ截图20220616092120.jpg


驻足  寻光

让光影捕捉情绪的片刻

定格永恒的日常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41.png


暖色调石材与金属相结

深与浅的对比

光与影的交织

场所里去除花哨的装饰与复杂的设色

以「纯粹」突显宁静与艺术



城市山林,大家宅园 / ZSD卓时设计


适当的社区规模允许了设置风雨连廊的可能性,9栋建筑单体中的5栋被连接起来,并串联了南北两个出入口。除却主要归家动线的功能之外,更赋予它游廊的作用,令每一次归家和在社区中的漫步都是视觉和心灵的享受,并可在某些节点处选择遁入生机盎然的花园。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53.jpg

 △风雨连廊


折廊一方面直接与住宅楼栋相连,一方面成为划分景观空间的重要元素,在并不是特别开阔的整体空间尺度中具有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03.jpg微信图片_20220616090658.jpg



除了材料、色彩与建筑进行统合之外,对折廊的高度、宽度以及檐口进行精心推敲,确保与建筑底层构件形成一体化衔接。折廊采用双圆柱,在人视点的高度消解了过多的柱子而有可能对景观和植物群落产生的割裂感,并巧妙地将夜间照明结合在细节之中。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07.jpg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11.jpg

 △折廊夜景氛围


核心景观 


在高速运作的现代化都市中,人们逐渐失去了传统聚落中存续的纽带,虽然同住于一个共同的社区物理空间之中,彼此交往并熟知的机会却非常有限。景观设计除了在视觉上创造美感之外,更应该关注如何通过空间的建造,与社区运营结合,促进邻里的交往与交流。


归云


归云位于与南入口大堂北侧,是进入社区之后经过的第一个庭院空间。以“云”比喻寓居于城市一隅的你我,每日离开栖居的小家飘向去城市的不同处,而当黄昏的灯光亮起时,渴望重新回归于家园温暖的怀抱。

 

 △归云庭


围绕归云庭的折廊有意地用格栅元素进行穿插,与北侧中心草坪和周边景观既隔且透,形成视觉上的联系与流动感,行走其间步移景异,自然式的种植群落与精致的细节互相映衬,创造出悠闲和缓的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21.jpg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25.jpg

 △透过折廊格栅看庭院



重庆荣盛鹿山府 / 麦微景观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730.jpg


贵阳华润·悠山悦景 / 麦微景观


游廊形成空间的“藏”,视线与动线结合的“露”, 展现了大气开敞的景观格局;脱离传统室内会客的桎梏,将客厅搬进自然里,真正将生活融入自然,没有界线。


微信图片_20220616090823.jpg


文章来源:新景观设计   若有涉及到版权及内容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地 址:扬州市扬子江中路186号智谷科技综合体A座19层
电 话:0514-80315668 / 18852575880
邮 箱:cxkj@jsspdi.com

Copyright @ 2020 江苏城乡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苏ICP备2020059968号-1号